骨质疏松症是什么?症状、原因和预防方法全解析
随着年龄增长,不少人开始担心骨头变脆的问题。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骼疾病,主要表现为骨量减少、骨组织微结构,导致骨骼脆弱易骨折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这个"沉默的"。
骨质疏松症有哪些典型症状?
早期骨质疏松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这也是它被称为"沉默疾病"的原因。但随着病情发展,可能会出现以下表现:
- 身高变矮:由于椎体压缩,可能导致身高缩短3-5厘米甚更多
- 驼背加重:脊柱变形会让人逐渐呈现驼背姿态
- 腰背疼痛:尤其在进行某些动作时疼痛明显
- 轻微外力就骨折:常见于腕部、髋部和脊柱
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?
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包括:
- 绝经后的女性:雌激素水平下降加速骨质流失
- 65岁以上的老年人:骨量自然流失速度加快
- 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人群
-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
- 长期缺乏运动、钙摄入不足的人
如何预防骨质疏松?
预防骨质疏松要从年轻时就开始:
1. 足够的钙摄入
建议每天摄入800-1200mg钙,可以通过牛奶、酸奶、奶酪、豆制品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获取。
2. 补充维生素D
维生素D能促进钙吸收,建议每天晒太阳15-30分钟,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。
3. 坚持适度运动
负重运动如步行、慢跑、跳舞等对骨骼健康很有帮助。建议每周少运动3次,每次30分钟。
4.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
戒烟限酒,少喝碳酸饮料,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。
已经确诊骨质疏松怎么办?
如果已经确诊骨质疏松,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:
- 药物干预:常用的有双膦酸盐类、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
- 物理治疗:帮助改善姿势,减轻疼痛
- 训练:在人士指导下进行锻炼
- 预防跌倒:改善居家环境,使用辅助工具
骨质疏松常见问题解答
问:骨质疏松能治好吗?
答: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,提高骨密度,但很难完全到健康水平。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。
问:补钙越多越好吗?
答:不是。过量补钙可能导致结石等问题。一般建议不超过2000mg/天。
问:骨质疏松检查有哪些?
答:骨密度检测(DXA)是金标准,还有X线、CT等检查方法。
骨质疏松虽然常见,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干预是可以有效控制的。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就医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