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妊娠糖尿病是什么?孕妇必看妊娠期糖尿病知识全解析!
妊娠糖尿病是很多孕妈妈在孕期可能会遇到的一种情况。简单来说,妊娠糖尿病就是在怀孕期间发生或发现的血糖升高现象。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怀孕24周左右,因为此时胎盘分泌的激素会干扰胰岛素的工作,导致血糖水平上升。
妊娠糖尿病有哪些常见表现呢?很多孕妈妈可能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,但部分人可能会感到异常口渴、尿频、疲劳乏力或者视力模糊。如果出现这些情况,建议及时向产科医生。

哪些人容易得妊娠糖尿病?
妊娠糖尿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。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风险会相对较高;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孕妈妈也需要格外注意;如果孕前体重指数超过25,或者曾经生过体重超过4公斤的宝宝,也都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人群。
另外,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的孕妇,或者之前怀孕时曾经患过妊娠糖尿病的,再次怀孕时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增加。了解这些风险因素,可以帮助孕妈妈们提前做好预防和监测。

妊娠糖尿病的检查与诊断
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通常在怀孕24-28周进行。常见的检查方法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。这个检查需要空腹进行,医生会让孕妈妈喝下一定浓度的葡萄糖水,然后在特定时间点检测血糖水平。
如果检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超过5.1mmol/L,服糖后1小时血糖超过10.0mmol/L,或者服糖后2小时血糖超过8.5mmol/L,只要其中任何一项指标达标,就可以诊断为妊娠糖尿病。
妊娠糖尿病的应对方法
如果确诊为妊娠糖尿病,不必过度担心,通过科学管理,绝大多数孕妈妈都能顺利度过孕期。饮食调整是首要措施,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的食物,合理分配三餐和加餐,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。
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,比如每天散步30分钟,或者参加孕妇瑜伽课程,都能帮助控制血糖水平。需要注意的是,运动前好医生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。
在饮食和运动控制不理想时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。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屏障,对胎儿是的。现在也有多种胰岛素类型可供选择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
妊娠糖尿病的监测与随访
确诊妊娠糖尿病后,定期监测血糖是非常必要的。通常需要监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,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。
除了血糖监测,孕期还需要加强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,包括定期B超检查评估胎儿大小、羊水量等指标。产后6-12周,建议再次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,评估血糖是否正常。

妊娠糖尿病的预防措施
预防妊娠糖尿病可以从孕前开始。保持健康的体重、均衡的饮食和规律的运动习惯,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。怀孕后,合理安排饮食,避免体重增长过快,定期进行产前检查,都能帮助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生风险。
如果已经患有妊娠糖尿病,通过科学管理,大多数孕妈妈都能拥有健康的孕期,并生下健康的宝宝。重要的是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,保持良好的心态,合理安排生活作息。
希望每位孕妈妈都能重视妊娠糖尿病,但也不必过度焦虑。做好定期检查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就能有效应对这一问题,安心度过美好的孕期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