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脂真的靠谱吗?医生手术与注意事项
夏天快到了,不少人开始为身上的赘肉发愁。节食太痛苦,运动又难坚持,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吸脂手术。但关于吸脂的传言五花八门:有人说“抽完脂肪体重立马减10斤”,也有人担心“会反弹得更胖”。今天,我们就从医学角度吸脂手术的。
吸脂≠,它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?
首先要明确一点:吸脂手术的医学名称是“脂肪抽吸术”,主要针对局部脂肪堆积,比如顽固的腰腹“游泳圈”、大腿内侧赘肉或双下巴。但它的核心是,而非减重。举个例子,相同体重下,脂肪体积大的人看起来更臃肿,吸脂后身材会更紧致,但体重变化可能不超过3-5斤。
适合做吸脂的人群有两个特征:一是局部脂肪用常规方法难以消除,二是皮肤弹性较好(否则术后容易松弛)。BMI超过28的肥胖人群,医生通常会建议先科学减重。
市面上吸脂技术五花八门,该怎么选?
目前主流技术包括负压吸脂、水动力吸脂和黄金微雕吸脂。负压吸脂性价比高,但对医生手法要求严格;水动力吸脂创伤较小,较快;黄金微雕能同步收紧皮肤,适合轻度松弛人群。但要注意,没有“”的技术,只有适合的方案,具体需由医生评估。
特别提醒:某些机构宣传的“吸脂”“”并不靠谱。吸脂属于全麻或局麻手术,术后需要穿戴塑身衣1-3个月,期会有肿胀和淤青,完全是不可能的。
关于性的3个关键问题
1. 麻醉风险:术前需做心电图、凝血功能等检查,确保没有基础疾病;
2. 脂肪栓塞:经验不足的医生操作可能导致脂肪进入血管,选择有资质的医院关重要;
3. 凹凸不平:这与医生技术直接相关,建议查看医生过往的真实图。
术后的5个实用建议
1. 遵医嘱穿塑身衣,帮助皮肤回缩;
2. 术后1周避免剧烈运动,但可以适当散步;
3. 清淡饮食,避免高盐食物加重肿胀;
4. 出现发热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;
5. 终要等3-6个月才能稳定。
这些情况千万别做吸脂
患有心脏病、糖尿病未控制、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不建议手术。另外,疤痕体质、皮肤松弛者需谨慎评估。如果只是为了快速减重,吸脂并不是佳选择——健康饮食+运动才是长期维持身材的根本。
后提醒:任何医疗行为都有风险,一定要选择有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》的正规医院,面诊时与医生充分沟通预期。没有捷径,科学理性的态度才是关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