妊娠糖尿病怎么办?这份妊娠糖尿病科普指南请收好
怀孕本是一件开心的事,但当产检单上出现"妊娠糖尿病"这几个字时,相信不少准妈妈都会心头一紧。别担心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妊娠糖尿病的那些事儿。
什么是妊娠糖尿病?
简单来说,妊娠糖尿病就是怀孕期间出现的血糖升高现象。这种情况一般在孕24-28周左右通过糖耐量检查发现。由于怀孕期间胎盘会产生一些影响胰岛素功能的激素,导致部分准妈妈会出现血糖代谢异常。
目前我国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0%左右,也就是说每10个准妈妈中就可能有1个会遇到这个问题。但请放心,只要及时发现并科学管理,绝大多数妊娠糖尿病都能得到良好控制。
妊娠糖尿病对母婴有哪些影响?
如果血糖控制不好,确实可能带来一些问题。对妈妈来说,可能会增加妊娠期高血压、难产、剖宫产等风险;对宝宝而言,可能出现巨大儿、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。但这些都是在血糖长期失控的情况下才容易发生,及时干预就能大大降低风险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,很多准妈妈发现自己得了妊娠糖尿病后特别自责,总觉得是自己吃太多甜食导致的。其实不一定,这可能和孕期激素变化、遗传因素等多方面原因有关。
妊娠糖尿病如何科学管理?
管理妊娠糖尿病主要靠三个方面:饮食控制、适量运动和必要时使用胰岛素。90%的妊娠糖尿病通过饮食和运动就能得到良好控制。
饮食方面,建议少食多餐,每天可以分成5-6餐。选择低升糖指数的主食,比如糙米、燕麦等,同时足够的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摄入。水果可以吃,但要注意控制量,避开含糖量高的品种。
运动方面,推荐饭后散步30分钟,或者选择游泳、孕妇瑜伽等温和运动。运动不仅可以帮助控制血糖,还能缓解孕期不适。
需要强调的是,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2周后血糖还是不理想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。这时候千万不要排斥,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宝宝,是的控糖方式。
妊娠糖尿病产后注意事项
是,大多数妊娠糖尿病在分娩后会自然。但产后6-12周一定要记得复查血糖,以确认是否正常。
此外,得过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将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略高于普通人,建议每年体检时都要关注血糖指标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就能有效预防糖尿病发生。
后想说,发现妊娠糖尿病不必过度焦虑。现在的医疗条件完全可以帮您平稳度过这个特殊时期。积极配合医生指导,保持良好心态,相信每一位准妈妈都能顺利迎接健康宝宝的到来。


